王老板在常州经营一家专做定制家具的小厂十几年了,手艺没得说,可网上问的人多,真正下单的少,把他愁坏了。上个月,我们坐下来聊,发现他缺的不是流量,是信任。“老客户都说好,但新客户看不见啊!”他一拍大腿。对,就是缺这个——让潜在客户“看见”老客户说好。
我们马上行动,重点不是堆砌产品参数,而是深挖了几个真实客户的故事。比如,给新北区一对年轻夫妇设计的小户型多功能柜,解决了他们收纳和美观的痛点,还拍了段客户拿着咖啡、靠着柜子满意聊天的短视频。还有位天宁区的老教师,我们根据他收藏的旧书特点定制了防潮防蛀的书柜,文案就从他抚摸着书柜回忆往事的细节切入。这些故事,配上真实的照片、视频(甚至有点生活化的粗糙感),放在官网案例区、微信公众号,并嵌入到相关产品的描述页里。
效果?王老板的电话和线上咨询量明显多了,而且开口就问“类似新北区那对夫妻家的柜子能做吗?”或者“我家也有很多旧书,你们那个书柜…”转化率提升了近30%。为啥?因为这些故事发生在常州人熟悉的区域,解决的痛点真实可感,不再是冷冰冰的广告。它让潜在客户快速代入:“哦,这情况跟我家好像!”“这师傅懂我们常州人想要啥。”信任感建立了,掏钱的门槛自然就低了。所以,常州老板们,别光顾着说产品多好,多讲讲你的客户,特别是常州客户的故事,那才是打开本地人钱包的金钥匙。